演出阵容:
matthieu Ha(马哈哈):手风琴,人声
Quentin Manfroy(冈当•曼夫华):长笛
Yannick Dupont:(雅尼克•杜邦):吉他,鼓
Eric Bribosia(艾里克•布里波西亚):键盘
宋雨哲:班卓铃
小河:人声,吉他,电脑
上半场:《神女》现场配乐
下半场: 中比乐手演出
9月12日晚八点半,愚公移山,票价 60。预售50。学生30
豆瓣http://www.douban.com/event/12520612/
9月12日,来自比利时的乐手们:有“金手指”之称的键盘手艾瑞克 ( Eric Bribosia ),长笛手冈当•曼夫华(Quentin Manfroy),以及比利时-古巴的人气打击乐手雅尼克•杜邦(Yannick Dupont),连同另一位越南裔的比利时天才乐手马哈哈(Matthieu Ha) 将在愚公移山的舞台上为默片《神女》进行现场配乐。这几位比利时乐手是受DOC.BE----比利时当代纪录电影展项目的邀请,来到北京。上半场《神女》的现场配乐结束之后,这些中国和比利时的乐手们还将同台奉献下半场的演出.
故事缘起于3年前,Nova Cinema 组织了一个中国独立电影展,在电影放映的同时,策划者们安排了一场默片现场配乐的演出。小河和宋雨哲组成的“两个大人”乐队与那些比利时乐手们同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,吴玉刚导演,阮玲玉主演的《神女》伴奏--那真是一个令人销魂的夜晚!观众屏息静气,完全被30年代上海滩一个女性的命运吸引!放映/演出结束之后,人们久久不愿离去,他们开始在影院下面的酒吧里跳舞,以延续那种唯有音乐才能带来的幸福——一直到天亮!
2008年,小河,宋雨哲,张荐,田斯书又应先锋光芒影展邀请,在广州的电影院为《神女》做现场配乐,《神女》又有了一个纯中国乐手版本的配乐。
这一次,六位乐手将重现三年前在布鲁塞尔的合作,并赋予《神女》新的配乐。附:
时空飞行 默片再生
城市画报 衷声
“我们隔着一条巨大的遗忘的深渊观赏着默片,而把我们与之分开的东西,正是它们如此吸引我们的东西:它们的无声,它们色彩的贫乏,它们那一阵阵的、加快了的节奏。扁平银幕上的那个世界只存在于二维空间里。第三维在我们的脑中。”
——保罗·奥斯特
2008年3月9日,广州天河电影城,第三届“先锋光芒”电影展跨界单元现场。银幕上,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默片《神女》正在上演,阮玲玉对着镜子微微装扮,不时回头看看摇篮里熟睡的孩子,一股箫音从老上海歌曲感交叠的片断们里汩汩冒出,清新孤绝……小河、宋雨喆、张荐和老田坐在台上,背对观众,仰望银幕,共同为这部74岁的默片再造声响。
不朽《神女》
《神女》,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拍摄,编剧导演吴永刚,主演阮玲玉、黎铿、章志直,是中国默片黄金时代的代表作。一部关于伟大母爱的伟大电影。影片讲述一个迫于流氓淫威的妓女故事,她靠██攒钱让孩子上学,但流言蜚语使孩子遭到歧视而失学,正当她想带着儿子远走高飞、开始新生活时,才发现流氓早已偷去她所有的积蓄,忍无可忍之下她杀死流氓,自己锒铛入狱。吴永刚在无边的静默中缔造了这部被誉为“灵魂写实主义”的风格佳作,从此一鸣惊人,美工出身的他洞悉了电影影像语言与素描美学的奥秘,字幕洗炼隽永,场景空灵淡雅,镜头意味深长。而阮玲玉也通过此片达到了表演生涯的巅峰,在《神女》里,她用眼神造句,用特有的面部表情和小幅度肢体语言讲故事,节制淡定的表面具有让观众走入人物内心的魔力。
这次的配乐组合,四人排练了六次,相当于从头到尾看了六遍电影。“越看越觉得好,当时的思想比现在开放、敏锐,片子里很多处理方式特别大胆,比如阮玲玉经常直视镜头、看天,有一种出神、入戏的状态”,小河专门找了一批老上海的电影来看,觉得《神女》做的是最基本的东西,用简单的故事让人有一种飞的感觉,“它就像老人和你说的道理,从小就听,可是突然有一天你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了”。“好电影,好导演,好演员”,张荐认真地说。
《神女》+ 配乐
默片从来就不是无声的。默片放映时期,剧场内有依照配乐提示单演奏的大小乐团,1913年,世界上第一张默片现场配乐专辑《Sam Fox Moving Picture Music Volume 1》广泛发行。今天的默片配乐,评其时尚,不如说它复古。
四人一边排练,一边碰撞,每次都有新点子冒出来,大块的段落情绪基调达成一致,太具体的细节到最后也不会定下来。现场和即兴更令他们兴奋。小河弹吉他、做老上海歌曲的声音采样及变速处理,宋雨喆演奏原生乐器班卓铃和西特琴,张荐用一台笔记本一台控制器做混音,老田则负责人声和箫、长笛等吹奏乐器。乐手们坚持电影和音乐互为元素,“我们尊重这部电影,不会毁坏它,但是我们的音乐不会完全进入电影、为它服务,我们要做的是独立出一套新的音乐体系”。观众的欣赏和惊喜之间,乐手们更看重后者。
夜幕低垂,阮玲玉开始了迎送生涯,上海歌曲咿呀声有如从尘封的唱机中旋转而出,《老上海》旋律的人声和着鼓点节奏低沉缓慢吟唱,打破房间里小心翼翼的气场,夜上海众生相在一阵荒唐又浪漫的音乐中渐次展开。关门声、风声、钟摆敲击声,同步声在电子与民乐的共同模拟中颇具距离感;阮玲玉遭警察追捕,西特琴嘈错响起,衬托速度和镜头的推进;流氓输光了钱,转念想到可用阮玲玉当摇钱树,天空中超现实般浮现她的半身像,预示凶兆的和弦轰然打开……除了配乐的惯用手法和乐器搭配带来的全新感受,现场人声部分颇有创意,恳亲会上,阮玲玉的儿子演唱《卖报之歌》,字幕上打出“黎明叫,黄昏叫,黄昏的号外时报,大晚夜报”,观众们听到的则是在匀称鼓点下口齿不清的“bo-po-mo-fo”拼音歌,不一样的吐字,一样的童真情怀。默片再生,时空在影像和音符交错间随着个人性情剧烈晃动。
默片就像诗,就像对梦的翻译,也许因为它们的无可复归,对现在的我们显得更为深刻。娱乐时代的我们,若不能像保罗·奥斯特一般只执迷于默片影像的单纯力量,不如把脑子里的第三维交给配乐,来一场没有预设的时空旅行。
0
推荐